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新闻
新闻
项目
CN
EN
首页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组织结构
核心团队
公司领导
技术精英
资质荣誉
资质证书
荣誉证书
企业精神
信息公开
公司动态
米兰体育
近期新闻
项目动态
党团建设
米兰体育(中国)
志愿服务
文化生活
社会责任
学术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精彩赛事
学术科研
科研项目
技术模块
知识产权
研究报告
出版物
论文发表
南粤规划+
精品案例
获奖项目
重大项目
特色项目
案例展示
人才招聘
2025年春季招聘
扫一扫,关注我们
项目案例
案例展示
获奖项目
重大项目
特色项目
首页
>
获奖项目
>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项目地点:
珠江三角洲
编制时间:
2010-12-31
委托单位:
设计团队:
|
获奖情况:
2012 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CAUPD 杯”华夏 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 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1 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图片展示
1
/
20
项目简介
■ 项目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也带来不断加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城乡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珠三角曾先后探索了“生态敏感区”、“区域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方式,但这些孤立地进行保护的做法,难以改变生态系统被不断蚕食的局面。为真正实现对生态资源的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在珠三角设立连续的绿道(生态廊道和慢行系统的结合)系统,通过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将珠三角主要的生态保护区、郊野公园、历史遗存和城市开放空间串联起来,将“绿色通廊”被动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绿道”主动的生活休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完善区域生态保护格局的同时,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生活需求。
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战略构想一经提出 , 就得到了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2009 年 11 月,汪洋书记听取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广东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是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要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工作目标,将绿道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工程。
为将“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成为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惠及广大百姓的标志性工程。规划根据汪洋书记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工作目标,重点细化了未来两年的建设任务;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6 条主线、4 条连接线、22 条支线、18 处城际交界面和 4410km2 绿化缓冲区”的绿道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典理论与成熟案例,运用 GIS 多因子分析方法科学建构了珠三角绿道网的整体格局,通过“省市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方式,对各城市的绿道线路走向进行了修正与完善,并预留与港澳、粤东西北地区衔接的接口,还对将要全面铺开的城市绿道建设提供技术指引。为了提升绿道内涵,保证科学管理与长效运营,规划深化补充了生态建设、配套设施、交通衔接、功能开发、保障措施、管理维护以及推广宣传等内容。
■ 创新与特色
⒈建立了“多元要素、综合比选”的布局条件评价体系
规划系统评估了影响绿道布局的三大基础条件和十大基本要素,为绿道网科学选线提供技术支撑。其中,资源条件包括生态、人文、交通和城镇布局等要素,是绿道规划的选线基础;政策条件包括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等,是绿道规划的重要依据;地方条件则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公众、专家的意见,是绿道规划的重点考虑因素。
⒉确立了“串珠成网、各具特色”的绿道主线框架
规划基于布局条件评价体系,采用 GIS 可达性分析、密度分析、多因子叠加分析等多种方法,建构了“节点—路径”绿道选线模型,选取绿道适宜路径,形成了契合珠三角区域生态格局的“6 条主线、18 处城际交界面,绿化缓冲区超过4410km2”的省立绿道框架,总长超过 2370km,整合串联起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 200 多处主要发展节点,分别体现了“大山大海”、“山川田海”、“生态和都市休闲”、“滨江休闲”等特色。
⒊提出了“统一标准、分头建设”的分级分类标准和建设指引
规划根据绿道的规模及其所承担的功能,划分了“区域 -城市 - 社区”三级绿道,其中,区域绿道是由省人民政府划定,优先建设并实施监管的绿道。规划还根据绿道所处区位和资源本底,划分了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等三类绿道,并针对不同类型策划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城乡分野的功能活动,满足城乡居民的多种需求。最后还针对 9 市特点,提出了“分类指导、分市建设”的绿道建设指引,有效地指导与推进各市绿道的建设工作。
⒋构建了“全面完整、软硬兼备”的绿道支持系统
规划对绿廊、慢行道、标识系统、交通衔接、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安排:包括设立了各类慢行道的参考宽度标准;统一六种类型、六条区域绿道的标识;规范绿道入口、停车场、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的配置;在服务系统方面,形成“每 20km 左右一个一级驿站,每 5—10km 左右一个二级驿站”的服务系统格局。
⒌建立了“多元要素、综合比选”的布局条件评价体系
为避免绿道建成后出现“重建轻管”现象,规划还提出了“建立工作架构”、“推进绿道立法”、“制定考核机制”、“倡导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提出“属地管理的层级架构”、“专门化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管理格局”等管理维护模式,保障了绿道网建设高效实施。
⒍开创了“省市互动、城市联动”的绿道工作方法
绿道网规划作为区域层面的专项行动规划,因范围广、时间紧、操作性强,采用了“省市互动、城市联动”的工作方式。首先在省层面统筹制定区域绿道的基本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确定每条区域绿道在城市的具体线位和城际间的具体接口,在“及时反馈、动态调校”中高效、准确地形成了连贯一致、高度一体的绿道线路方案。
■ 实施成果
2013 年,基于规划,进一步广东省人大通过《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对绿到建设管理专门出台管理规定。同时,在珠三角绿道网的成功建设经验上,广东省进一步推出省域绿道,截止 2017 年 06 月,全省绿道建设累计总里程超过 12000km,全省绿道网络基本成形,其中珠三角地区绿道8909km,约占全省绿道总里程的 81%。建成绿道“公共目的地”358 个。绿道各项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珠三角绿道累计配套建成驿站 238 个、自行车租赁点 368 个,安全设施、标识牌等已基本全部配套完善。在珠三角及广东省绿道网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上海、南京、湖州、杭州、厦门、成都、武汉等城市相继建设各城市绿道网络。
收藏
附件下载
今日头条
项目推荐
玛丝菲尔工业厂区 - 一期建筑设计
玛丝菲尔工业厂区 - 一期结构设计
万里碧道:新时期广东省河湖水系综合治理,促进流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功能优化的新举措
灯塔盆地城乡发展战略规划(2019-2035年)
汕头市东里镇乡村振兴示范片总体规划设计
乐竞(中国)lejing·官方网页版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万博
|
米兰平台
|
B体育平台
|
开云网页版
|